乔世璋院士Nat. Commun.:用于大规模储能的碱性含水钠离子电池

新威研选
2024.01.25 13:55:45

作者:景行  审核:Glenn

声明:文章系作者授权新威研选发布,转载及相关事宜请联系小威(微信号:xinweiyanxuan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留言区指正


01


 导读



水系钠离子电池(ASIBs)有望用于大规模储能。然而,能量密度和寿命受到水分解的限制。目前,提高水稳定性的方法包括使用昂贵的含氟盐来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以及向电解质中添加潜在易燃的助溶剂来降低水的活性。但这些方法大大增加了成本和安全风险。将电解质从接近中性转变为碱性可以抑制析氢,然而会引发析氧和正极溶解。


02


 成果简介


阿德莱德大学乔世璋院士团队通过构建镍/碳(Ni/C)层,以在正极表面附近诱导富含H3O+的局部环境,从而抑制析氧反应(OER)。同时,镍原子被原位嵌入正极以提高电池的耐用性。作者构建的一种碱性含水钠离子电池在10C下具有13000次循环的寿命,在0.5C下具有88.9 Wh kg-1的高能量密度。相关工作以Alkaline-based aqueous sodium-ion batteries for large-scale energy storage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03


核心数据解读


1(a)碱性水电池的设计理念。(b)电池在1 C下的循环性能。(c)在−30°C,0.5C下具有Ni/C涂层的Na2MnFe(CN)6//NaTi2(PO4)3(NMF//NTP)电池的循环性能。(d)在25°C,10C下具有Ni/C涂层的NMF//NTP电池的循环性能。


如图1a所示,一方面,碱性电解质在负极抑制HER。另一方面,通过在NMF正极上涂覆可商购的Ni/C纳米颗粒层,在正极表面附近形成富含H3O+的局部环境。这种富含H3O+的局部环境(源于Ni(OH)2的不可逆形成和可逆的Ni(OH)2/NiOOH氧化还原,见下文分析)显著抑制了OER和电极溶解。此外,涂层中的部分镍原子原位嵌入正极,以稳定碱性介质中的NMF结构。因此,具有Ni/C涂层的碱性电池在200圈循环后显示出较高的容量保持率(接近100%)。因此,具有Ni/C涂层的电池在-30℃下以0.5C循环2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1.3%。重要的是,这种全电池在碱性电解液中表现出超过13000次循环的创纪录寿命,在10C下的高容量保持率为74.3%。


2(a,b)NMF//NTP软包电池的循环性能。(c在水中为风扇供电的切割软包电池的数码照片。(d)为水中湿度时钟供电的切割软包电池的数码照片。(e)寿命和能量密度与已报道的ASIBs的比较。(f)当前工作与商用电池的比较。


为了模拟大规模储能的商业需求,作者组装了一个Ni/C涂层的NMF//NTP软包电池,电极负载约20 mg cm2。这种软包电池在500mA g-1下循环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高达85%。这种大尺寸的软包电池在切割和浸入水中的“恶劣”条件下还表现出高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切割软包电池在水中连续为数字湿度计温度计供电超过20小时。因此,该电池在储能和水下电气设备中表现出高安全性。此外,在1.06的低正/负容量比和0.5 C下,电池表现出较高放电容量,实现了88.9 Wh kg−1的高能量密度。


3(a)纯C和Ni/C的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ATR-FTIR光谱。(b)原位差分电化学质谱法(DEMS)确定NMF//NTP电池循环过程中H2O2的变化。(c)碱性电解液中Ni/C涂层电极表面H3O+积聚机理示意图。


作者通过原位ATR-IR光谱评估了Ni/C涂层的界面结构。随着Ni/C的改性,当电位为>0.6 V时,在1798和2032 cm−1处出现了新的峰值,这归因于H3O+的两种不对称O-H拉伸模式。此外,作者通过利用Operando DEMS用于分析该碱性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的水分分解。,在碱性电解质的NMF正极上涂覆Ni/C后,HER和OER都不明显,除了在激活表面涂层之前的第一个循环中出现痕量O2。因此,Ni/C保护层诱导的富含H3O+的局域环境抑制了碱性电解质中的OER。Ni/C在电极表面的H积累机理如图3c所示,与施加正电压的H+相比,OH离子在Ni表面表现出更大的吸附能。这导致充电过程中保护层下的OH浓度局部降低。随着电压的增加,Ni逐渐发生氧化,转化为Ni(OH)2。这进一步消耗了当地的OH,导致pH值随之降低。Ni(OH)2随后转化为NiOOH,从而产生额外的H+离子。由于局部pH值降低,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这些H+离子保持未中和状态,从而形成富含H3O+的局部环境。


4(a)Ni/C涂层示意图,用于减轻NMF极中锰溶解导致的结构不稳定性。NMF//NTP电池在(b)中性电解质c,d)碱性电解质碱性电解质中的充电/放电曲线。(e)具有Ni/C涂层的NMF的原位拉曼光谱。(f)NMF的STEM-EDS。(g)具有Ni/C 涂层的NMF的SEM线扫描。


除了增加OER外,电解液碱度的提高还损害了无Ni/C涂层的PBA基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而Ni/C涂层除了诱导富H3O+环境外,还导致Ni取代以填充Mn空位,从而稳定PBA正极。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4a所示。在充电过程中,Mn基PBA正极表面表现出Mn溶解,导致Mn空位的产生。在未受保护的体系中,Mn离子的不断溶解会导致结构崩溃,并对电池的循环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然而,在Ni/C保护体系中,原位取代的Ni原子平衡了Mn溶解引起的微小结构扰动,NMF//NTP电池在涂层后稳定的放电平台就证明了这一点。Ni的引入也通过STEM-EDS能谱得到证实。光谱中有一个属于Ni元素的新峰。此外,单个NMF颗粒的EDS线扫描光谱证实,Ni原子被引入颗粒边缘以抑制内部Mn原子的溶解。



04


成果启示



作者构建的一种碱性含水钠离子电池实现了13000次循环的长期循环稳定性和88.9 Wh kg-1的高能量密度。具有大于30mg cm-2的高电极负载的软包电池在200次循环后可保持约100%的容量保持率。该工作有助于推动水性电池在商业化储能方面的应用。


05


参考文献


Wu, H., Hao, J., Jiang, Y. et al. Alkaline-based aqueous sodium-ion batteries for large-scale energy storage. Nat. Commun. 15, 575 (2024).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4855-6

研选资讯底部二维码banner
讨论 0条
相关问题
电化学表征技术:拉曼光谱(Raman)原理及应用
电化学表征技术: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电化学测试技术:线性扫描伏安法(LSV)
电化学测试技术:循环伏安法(CV)
邀请函丨新威诚邀您相聚深圳CIBF2025
这条信息对您有帮助吗?
研选资讯有帮助 研选资讯没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