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高敏锐/俞书宏院士JACS:一口气合成13种管状钙钛矿氧化物,助力中性电催化析氧!

新威研选
2022.07.21 09:47:15

编审:——


0.png

01

导读


利用可再生电力来驱动的电解水为绿色制氢提供了可行性。然而,由于电解水阳极所发生的析氧反应(OER)涉及四电子转移步骤,反应动力学缓慢,需要使用高性能的电催化剂来加速电化学反应。另一方面,在中性介质下进行电解水制氢,不仅可以有效避免电化学腐蚀等问题,同时也扩大了催化剂的选择,并有望将其与光电催化、生物电催化进行耦合。然而,到目前为止,大量文献所报道的OER电催化剂在中性介质下的性能仍然较差。


02

成果背景

鉴于此,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俞书宏、高敏锐研究团队报道了一种模板辅助策略,合成13种具有高表面积的、管状纳米结构的钙钛矿氧化物,标记为TNPOs。以普适性合成作为出发点,进一步诠释中性OER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具体地,通过对这些TNPOs的系统研究,发现TNPOs在中性介质下的OER活性与B-O键的共价性呈现出火山状曲线。其中,所设计的Sm掺杂LaCoO3催化剂显示出了最佳的电子结构,在1 M 磷酸盐缓冲溶液(pH=7)中,在1.75 V下几何电流密度可达8.5 mA cm-2,是目前所报道的中性电解质下具有最优活性的非贵金属OER催化剂。相关工作以《General Synthesis of Tube-like Nanostructured Perovskite Oxides with Tunable Transition Metal–Oxygen Covalency for Efficient Water Electrooxidation in Neutral Media》为题发表于国际顶尖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03

关键创新

(1)采用模板法来普适性制备具有高表面积的、管状纳米结构的钙钛矿氧化物,种类可达13种,BET表面积可达30~48 m2 g-1


(2)所合成的Sm-LaCoO3催化剂(Sm部分取代La),在中性介质下显示出低的OER过电位,仅为530 mV,在1.75 V下几何电流密度可达8.5 mA cm-2,是目前所报道的最优非贵金属电催化剂。


(3)首次验证了在中性介质下,钙钛矿氧化物(ABO3)的本征OER活性B-O共价性呈现典型的火山型曲线。因此,通过原子掺杂可以调制B-O共价性,从而优化OER活性。


04

核心内容解读


1.png

图1 TNPOs的合成与表征(a)LaCoO3上发生不同位点的金属取代;(b)模板辅助合成TNPOs的示意图;(c)可与LaCoO3结合形成各种TNPOs的金属元素;(d)不同A-LaCoO3STEM图像与元素映射;(e)不同B-LaCoO3STEM图像与元素映射;(f)不同A/B-LaCoO3STEM图像与元素映射。@ACS

选择具有OER活性的LaCoO3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不同位点的金属取代来进一步调制LaCoO3的OER活性(图1a)。在本文,以预合成的Te纳米线作为模板,通过加入葡萄糖进行水热碳化,得到碳包覆Te纳米线,记为Te@C。接着,通过加入La、Co金属盐等前驱体,经水热反应后,在Te@C周围形成了均匀的LaCo(OH)x(CO3)y壳层。将制备的灰色粉末在空气中进行加热,将模板完全除去,可以得到具有管状纳米结构的LaCoO3。图1c显示了可与LaCoO3结合形成各种TNPOs的金属元素,因此,通过改变金属盐,可以分别获得多种异质金属取代的LaCoO3,最佳掺杂量约为20%

基于这一模板法,本文成功合成了13TNPOs,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如图1d为A位点掺杂的LaCoO3STEM图像与元素映射,从上往下分别为:Ce-LaCoO3Pr-LaCoO3Nd-LaCoO3Sm-LaCoO3Gd-LaCoO3。图1e为B位点掺杂的LaCoO3STEM图像与元素映射,从上往下分别为:Mn-LaCoO3Fe-LaCoO3Ni-LaCoO3Cu-LaCoO3 Zn-LaCoO3。此外,图1f为A、B位点共掺杂的LaCoO3STEM图像与元素映射,从上往下分别为:Pr/Ni-LaCoO3Sm/Ni-LaCoO3。以上结果说明该合成策略具有普适性,这种TNPOs的BET表面积可达30~48 m2 g-1

2.png

图2 TNPOs的结构研究:(a,b)PXRD谱图;(c)TEM图像与HRTEM图像,插图为对应的SAED图案;(d-g)不同TNPOs的Co 3d与O 2p的态密度分析。@ACS

图2a的PXPD谱图显示,13种TNPOs均显示出高度结晶的立方LaCoO3相结构。放大的PXRD谱图显示,在32.82°附近,LaCoO3(110)面对应的衍射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移。其中,Ce、Pr、Nd、Sm或Gd对La(A)位点进行部分取代,导致该峰从32.82°偏移至33.04°,表明晶格发生收缩。相反,当Co(B)位点被Ni、Cu或Zn部分取代时,该峰向低角度方向偏移,表明晶格发生膨胀。图2c的TEM图像表明,TNPOs具有由相互连接的纳米颗粒网络组成的多孔管状纳米结构,平均直径约为100 nmHRTEM图像进一步揭示了纳米颗粒之间存在清晰的界面,同时它们的晶格间距为2.69~2.77 Å,对应于(110)面

为了研究异质金属取代对LaCoO3的电子结构的影响,进一步计算了Co 3d和O 2p的态密度(DOS)。在此选择了具有最佳OER活性的Sm-LaCoO3Ni-LaCoO3Sm/Ni-LaCoO3来进行讨论。如图2d-g所示,与原始LaCoO3相比,在异质金属取代后,Co 3d和O 2p能带中心更靠近费米能级,同时Co 3d和O 2p之间的带隙减小。具体地,Sm-LaCoO3Ni-LaCoO3Sm/Ni-LaCoO3的带隙分别为0.18、0.21和0.25 eV,远小于LaCoO30.35 eV。减小的带隙表明Co-O的键合共价性与杂化态得到优化,从而促进Co位点和OER含氧中间体之间的电荷转移,有效改善OER活性。

3.png

3 OER性能:(a)A-LaCoO3催化剂的OER极化曲线;(b)B-LaCoO3催化剂的OER极化曲线;(c)A/B-LaCoO3催化剂的OER极化曲线;(d,e)在1.75 V下,不同催化剂的几何电流密度、BET表面积归一化电流密度的比较;(f)EIS谱图;(g)不同催化剂在中性介质下的OER活性比较;(h)在几何电流密度为10 mA cm-2下进行计时电位测试。@ACS

进一步在O2饱和的1 M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H=7)中测试了13种TNPOs的OER性能。如图3a所示,原始LaCoO310 mA cm-2时过电位高达668 mV。经过引入异质金属后,可以明显观察到改性LaCoO3的OER活性得到增强。其中,当引入Sm掺杂剂时,得到的Sm-LaCoO310 mA cm-2时过电位降至530 mV(图3a);当引入Ni掺杂剂时,得到的Ni-LaCoO310 mA cm-2时过电位降至582 mV(图3b);当共引入Sm、Ni掺杂剂时,得到的Sm/Ni-LaCoO310 mA cm-2时过电位降至579 mV(图3c)

3d进一步总结了不同催化剂在1.75 V下的几何电流密度比较。结果表明:Sm-LaCoO3催化剂的电流密度达到8.5 mA cm-2,分别是Ni-LaCoO3、Sm/Ni-LaCoO3LaCoO3、块状LaCoO3RuO2催化剂的1.9、1.8、4.2、37和1.3倍。同时,经BET表面积对电流密度进行归一化处理来揭示催化剂的本征活性,如图3e所示,此时Sm-LaCoO3的电流密度为0.078 mA cm-2,分别是Ni-LaCoO3、Sm/Ni-LaCoO3LaCoO3、块状LaCoO3RuO2催化剂的1.5、1.6、3.5、5.2和1.6倍。这些结果验证了Sm-LaCoO3在中性电解质中具有显著增强的OER活性,是目前所报道的最优中性介质OER电催化剂。

同时,图3f的EIS谱图揭示Sm-LaCoO3具有最小的电荷转移阻抗,即电荷转移动力学得到增强,与其具有低的Tafel斜率相一致。最后,对Sm-LaCoO3LaCoO3催化剂在恒电流密度10 mA cm-2下进行计时电位测定测试,如图3h所示,两种催化剂在工作50 h内未出现明显的电位波动,表明所合成的催化剂在中性介质下具有稳定的OER活性。

4.png

图4 (a)O的K边XAS谱图;(b)OER活性与B-O共价火山型曲线;(c)ΔGOH和ΔGO- ΔGOH组成的二维火山图,用OER过电位进行表示。@ACS

通过这13TNPOs来建立中性介质下OER的活性描述符。通常,过渡金属-氧共价键(B-O共价键)反映了催化剂与OER含氧中间体的吸附强度,也被证实是OER在碱性介质中的活性的重要描述符。因此,在这里通过实验探究了中性介质中B-O共价性与OER活性之间的关系。如图4a的O的K边XAS谱图显示,观察到O 1s的三种激发态,包括529-532 eV处的O 1s → B 3d-O 2p、~ 537 eV处的O 1s → A 5d-O 2p以及在~ 543 eV处的O 1s → B 4sp-O 2p。B-O共价键值进行计算,可以看到LaCoO3中共价键值为0.08。当Fe、Ni、Cu或Zn部分取代Co时,B-O共价性逐渐增加;类似地,当CePrNdSm或Gd部分取代La时,B-O共价性也会得到增强。这表明M 3d和O 2p杂化态的共价性也可以通过用电负性更高的原子取代来进行调节。

随后根据这13种TNPOs的实验测得的B-O共价键值,并与它们的OER活性进行联系起来,如图4b所示,可以得到OER活性与B-O共价性呈现出典型的火山型曲线。研究发现,Co-O共价键值为~ 0.35的Sm-LaCoO3位于火山顶部,表明其对含氧中间体的吸附最佳,因此具有最高的OER活性。因此,本文首次证明,在中性介质下,钙钛矿氧化物的本征OER活性B-O共价性呈现火山型曲线。

接着,通过DFT计算来进一步揭示金属掺杂对LaCoO3OER活性影响。如图4c所示,根据这些TNPOs表面对*OH、*O和*OOH中间体的吸附能,绘制出了由ΔGOH和ΔGO- ΔGOH组成的二维火山图,并得出了这些TNPOs的理论过电位。可以看出,当Sm部分取代La位点时,Co活性位点的理论过电位仅为0.42 V,接近二维火山图的中心。


05

成果启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模板法成功制备了13种管状纳米结构的钙钛矿氧化物,其BET表面积可达30~48 m2 g-1。通过系统地研究这些催化剂,首次揭示了在中性介质下,钙钛矿氧化物的本征OER活性与B-O共价性呈现火山型曲线。其中,所制备的Sm部分取代La的LaCoO3显示出最佳的OER性能,在1.75 V下几何电流密度达到8.5 mA cm-2,经理论计算揭示,Sm部分取代La有效增强了Co-O共价性,从而优化了Co位点对OER中间体的吸附。总之,本研究为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制备、以及在中性介质下优化OER性能提供了见解。


06

参考文献


Yu Z., Duan Y., Kong Y., et al. General Synthesis of Tube-like Nanostructured Perovskite Oxides with Tunable Transition Metal–Oxygen Covalency for Efficient Water Electrooxidation in Neutral Medi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2.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2c02989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文章系作者授权新威公众号发布,转载及相关事宜请联系小威(微信号:xinweiyanxuan)。


戳这里查看成果详情!


研选资讯底部二维码banner
讨论 0条
相关问题
电化学表征技术:拉曼光谱(Raman)原理及应用
电化学表征技术: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电化学测试技术:线性扫描伏安法(LSV)
电化学测试技术:循环伏安法(CV)
邀请函丨新威诚邀您相聚深圳CIBF2025
这条信息对您有帮助吗?
研选资讯有帮助 研选资讯没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