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M:无EC电解液用于高镍正极材料

新威研选
2022.04.08 13:36:44

编审:Thor,Dysonian


01
导读

碳酸乙烯酯(EC)在传统石墨(Gr)体系电池中可以起到钝化石墨的作用,是锂离子电池(LIBs)电解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EC在在目前主流的三元高镍层状氧化物体系中表面的脱氢电位低,LiPF6分解产生HF,导致过渡金属的溶解,更严重的是在高温下EC分子极易与高Ni反应释放氧气,使得电池安全性能堪忧。因此寻找兼容高镍体系的电解液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02
成果背景

近期,AEM上发表的一篇题为“Ethylene Carbonate-Free Electrolytes for Stable, Safer High-Nickel Lithium-Ion Batteries”的文章,提出了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无EC电解质:商业电解液LiPF6,溶剂EMC)中添加20 wt%的氟代碳酸亚乙酯FEC1 wt%的4,5-二氰基-2-(三氟甲基)咪唑锂LiTDI作为电池电解液。


03
关键创新

1、由于形成了有效的CEI保护层,FEC和LiTDI在无EC体系中的组合抑制了阴极/电解质界面的副反应,从而提升了高镍正极的稳定性;

2、无EC体系中FEC和LiTDI的协同分解使得Gr阳极也能被很好地钝化。


04
核心数据解读

1. 无EC电解液的优化

图片1.png

1. a) 电解的离子电导率,b) NMA90/Gr全电池在3.8 V下测量的界面电阻,c) NMA90/Li半电池的循环性 @Wiley

要点:

1、首先优化了LiPF6的浓度,发现1.5 M中等浓度下离子电导率最高。


2、接着调控FEC的量,发现FEC含量在20 wt%30 wt%时,高镍NMA90/Li电池在1 C倍率下显示出超过100次循环的稳定循环,然而高含量(30 wt%)的FEC可能会导致电池产气严重。


2.(电)化学和热稳定性

图片2.png

2. a)b) NMA90/Gr电池baseline和无EC体系中的时间依赖性EISc) 脱锂NMA90正极在不同电解中的DSC曲线。@Wiley

要点:

1、时间依赖性EIS显示低频区baseline电解液(1 m LiPF6 in EC/EMC (3/7, w/w) with 2 wt% VC)的电池阻抗增大,而无EC电解液(20F1.5M)体系只有轻微增加,说明20F1.5M电解液在NMA90表面表现出较好的界面稳定性


2、通过DSC研究脱锂NMA90正极在不同电解质中的热稳定性,发现baseline电解液中的总热量释放是无EC电解液中的十倍以上1099 J g-1 vs 66 J g-1),而添加剂LiTDI20F1.5M-1TDI的使用并不影响20F1.5M电解的热稳定性83 J g-1)。


3. 电化学性能

图片3.png

3. a) NMA90/Gr全电池在不同电解下的循环性能,b) 循环过程中的电压滞后变化c) 长循环后的电池的EIS图,d) 表面膜(高频半圆)和电荷转移(中频半圆)电阻。@Wiley

要点:

1、电化学性能显示20F1.5M电解液的电池性能反而更差,但是循环后的EIS表明并非是电池阻抗问题,这主要归结于FEC在循环过程中会不断在石墨阳极上分解,因此会导致Li不断地消耗


2、然而当加入1 wt%LiTDI后容量保持率和电压滞后都有显着改善,说明LiTDI在石墨阳极上也会分解,FEC在无EC电解液中存在协同作用


4. 电池循环后正极NMA90表面分析

图片4.png

4. a) ToF-SIMS深度剖面,b) 3D渲染图像,c) 描述NMA90正极CEI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关键片段的统计数据。 @Wiley

要点:

1、ToF-SIMS测试结果显示三种电解液循环后的电池中CEI层的厚度不同,其大小依次为baseline(32 nm)、20F1.5M(27 nm)和20F1.5M-1TDI(20 nm),表明EC电解液对阴极CEI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2、3D渲染图像baseline循环后的NMA90表面存在更多的C2HO-PO2-以及NiF3-片段,说明电解液与正极副反应严重,20F1.5M-1基中的13CN-片段的强度明显较高说明LiTDI可以进一步促进FEC在NMA90表面上形成稳定的CEI


5. 电池循环后负极Gr表面分析

图片5.png

5. a) ToF-SIMS深度剖面,b) 3D渲染图像,c) 描述Gr负极SEI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关键片段的统计数据。 @Wiley

要点:

1、循环后的Gr表面的SEI厚度变化趋势表现出与正极CEI厚度变化趋势完全相反,具体为baseline(10 nm)20F1.5M(12 nm)20F1.5M-1TDI(17 nm),这主要因为FECGr表面分解不会显著增加SEI的厚度。


2、但是20F1.5M-1TDI中的LiTDI会倾向于分解成LiF等良好离子电导率的成分,从而形成更厚的SEI


3、3D渲染图像baseline循环后的Gr表面存在更多的Ni-片段,特别是20F1.5M-1TDI基的Gr表面的Ni-片段非常低,说明1TDI的加入会抑制过渡金属的溶解


05
成果启示

通过无EC的电解液(20F1.5M-1TDI)来稳定高镍层状氧化物正极结构,获得了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LIBs。该工作证明了提出无EC电解液可以在高镍体系中的可行性并且解释了其中的机理,这也有助于其他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电解液开发。



关于成果详情

扫码直达

图片6.pn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文章系作者授权新威公众号发布,转载及相关事宜请联系小威(微信号:xinweiyanxuan)。

研选资讯底部二维码banner
讨论 0条
相关问题
电化学测试技术:恒电流间歇滴定法GITT测试
电化学表征技术:拉曼光谱(Raman)原理及应用
电化学表征技术: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电化学测试技术:线性扫描伏安法(LSV)
电化学测试技术:循环伏安法(CV)
这条信息对您有帮助吗?
研选资讯有帮助 研选资讯没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