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审:Thor
固态电池(SSB)有望用于下一代储能,因为其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均具有优势,但固态电解质(SSE)与电极之间的固-固接触不良极大地阻碍了SSB的发展。其中,无机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Li6.5La3Zr1.5Ta0.5O12(LLZT)与锂金属之间的接触一直是一个问题。由于LLZT表面很容易被Li2CO3等杂质污染,因此LLZT很容易变得疏锂,难以实现紧密的界面接触,导致界面电阻大大增加,电流密度分布不均匀。这很容易促进锂枝晶的渗透,最终导致电池在运行过程中失效。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简便有效的手段改善LLZT与Li的界面稳定性。
近日,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Interface Engineering of a Ceramic Electrolyte by Ta2O5 Nanofilms for Ultrastabl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的文章,该文章采用一种简便的配位辅助沉积工艺在SSE上构建人工Ta2O5纳米薄膜,该薄膜具有亲锂性,对金属锂具有高的稳定性,从而确保SSE与锂负极之间形成紧密的界面,提高电池循环稳定性。通过使用石榴石型Li6.5La3Zr1.5Ta0.5O12(LLZT)作为SSEs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2 nm厚的Ta2O5纳米薄膜避免了LLZT表面Li2CO3杂质的生成,从而将界面电阻从1258显着降低到9 Ω cm2,组装的对称电池临界电流密度达到2.0 mA cm-2。
1)通过配位辅助沉积(CAD)工艺,在LLZT片上沉积的人造Ta2O5层能够确保SSE和锂负极之间形成紧密和稳定的界面;
2)这种CAD工艺使用聚丙烯酸作为功能聚合物来控制表面反应,从而形成均匀且厚度可控的Ta2O5薄膜,效果与原子层沉积(ALD)技术相当,但CAD在工业上更兼容;
3)通过在LLZT上修饰12 nm厚的Ta2O5纳米膜能够避免表面杂质Li2CO3的生成,因此将Li/LLZT界面阻抗显着降低至9 Ω cm2。
1 .Ta2O5纳米薄膜的制备工艺和表征
图1. a)CAD方法制备Ta2O5纳米薄膜示意图。ZrO2衬底上4 nm Ta2O5纳米膜b)表面AFM图像,c)横截面TEM图像。d)4 nm和e)12 nm厚的Ta2O5纳米薄膜横截面HR-TEM图像。f)Ta2O5薄膜XRD图。g)4 nm Ta2O5纳米薄膜的EDS元素映射。@Wiley
要点:
1、图1a显示,Ta2O5纳米薄膜通过一种配位辅助沉积(CAD)工艺制备。将含有一定量聚丙烯酸(PAA)和Ta(OC2H5)5的异丙醇溶液通过旋涂浇注到基材上,从而形成PAA-Ta(OC2H5)5交联聚合物网络。然后将该样品在O2中650 °C下退火,将表面凝胶膜转化为金属氧化物,形成高度均匀的Ta2O5薄膜。图1b显示,Ta2O5纳米薄膜在ZrO2基底的表面粗糙度仅为0.09 nm。
2、图1c的横截面TEM图像显示,ZrO2基底上出现了厚度均匀的薄层,厚度约4 nm(图1d)。此外,通过调控(PAA)和Ta(OC2H5)5的量,还可以获得12 nm厚的Ta2O5纳米薄膜(图1e)。图1f的XRD显示,Ta2O5薄膜没有杂质。图1g显示,Ta元素在横截面均匀分布,表明形成了均匀的纳米薄膜。
2 .Ta2O5纳米薄膜改性LLZT的表征及其空气稳定性
图2. a)LLZT-Ta的横截面TEM图像。b)LLZT-Ta的TEM明场图像。c)Ta和La的元素线扫描。d)LLZT和LLZT-Ta的拉曼光谱。e)LLZT-Ta的拉曼分布;f)LLZT和LLZT-Ta在空气中暴露一周前后的XRD图谱。@Wiley
要点:
1、采用CAD法在石榴石型无机SSEs(Li6.5La3Zr1.5Ta0.5O12, LLZT)片上修饰Ta2O5纳米薄膜。图2a显示,LLZT片上沉积了均匀的Ta2O5纳米薄膜。EDS线扫描(图2b)确定Ta2O5的厚度约为11 nm(图2c)。
2、图2d显示,LLZT和LLZT-Ta在200-300、350-500、510、645和728 cm-1处的主峰与石榴石型SSEs的特征峰有关。此外,在LLZT颗粒上,1090 cm-1处的峰对应有害的Li2CO3杂质,而在LLZT-Ta表面上未检测到该峰。为了研究Li2CO3在LLZT-Ta上的分布,在5×5 μm2的区域上进行拉曼扫描(图2e)。1090 cm-1处的峰强很低,表明LLZT-Ta表面没有Li2CO3。图2f显示,在空气中暴露一周后,LLZT-Ta上没有观察到Li2CO3的峰,表明Ta2O5改性后,LLZT对大气中CO2和水分的稳定性有明显提高。
3 .LLZT-Ta的界面和电化学表征
图3. a)Li/LLZT和b)Li/LLZT-Ta的界面接触示意图。Ta2O5在250 °C与锂金属反应前后的c)Ta 4f和d)Li 1s高分辨率XPS光谱。e)Li/LLZT的横截面SEM图像。f)Li/LLZT界面的放大SEM图像。g)Li/LLZT-Ta的横截面SEM图像。h)Li/LLZT-Ta界面的放大SEM图像。i)Li/LLZT/Li和Li/LLZT-Ta/Li对称电池的EIS图。j)Li/LLZT/Li和Li/LLZT-Ta/Li的界面ASR。k)用LLZT或LLZT-Ta组装的对称电池CCD测试。@Wiley
要点:
1、图3a显示,锂金属和LLZT之间的污染物Li2CO3阻碍了它们之间形成紧密的界面接触。然而,纳米薄膜涂层可以明显改善接触(图3b)。图3a的插图显示,熔融锂箔在LLZT片上收缩成球,表现出疏锂行为。相反,熔融锂很容易在LLZT-Ta片上铺展(图3b插图)。图3c-d显示,Ta2O5反应前后的Ta 4f和Li 1s高分辨XPS谱没有明显改变。因此,LLZT-Ta对锂的润湿性归因于Ta2O5纳米膜去除了表面Li2CO3杂质(图2e),而不是Ta2O5与Li反应。
2、图3e显示,Li和LLZT片之间接触不良。图3f显示,Li/LLZT界面存在孔隙,导致接触面积有限。而LLZT-Ta能够与锂箔形成紧密接触(图3g)。LLZT-Ta表面上,Li包裹 LLZT颗粒(图3h),大大增加了接触面积。图3i显示了用LLZT或LLZT-Ta组装的锂对称电池电化学阻抗谱(EIS)。图3j显示,在25 °C时,界面面积比电阻(ASR)从Li/LLZT的1258 Ω cm2急剧下降到Li/LLZT-Ta的9 Ω cm2。临界电流密度(CCD)测试表明(图3k),Li/LLZT/Li的CCD为0.3 mA cm-2,而Li/LLZT-Ta/Li对称电池CCD为2.0 mA cm-2。
4. 对称电池电化学性能
图4. a)Li/LLZT/Li和Li/LLZT-Ta/Li对称电池在0.2 mA cm-2下的长循环性能。b)Li/LLZT-Ta/Li对称电池在1000-1005 h和5195-5200 h的恒流电压曲线。c)Li/LLZT-Ta/Li在0.2 mA cm-2循环前后的EIS图。d)Li/LLZT-Ta/Li 对称电池在0.4 mA cm-2下的循环性能。e)在0.2 mA cm-2下长循环后LLZT-Ta片的横截面。f)Li/LLZT-Ta界面的横截面SEM图像。g)Li/LLZT/Li对称电池短路失效后锂枝晶在LLZT颗粒中渗透的SEM图像。@Wiley
要点:
1、图4a显示,Li/LLZT/Li电池在0.05 mA cm-2下具有10 mV的高极化电压,在0.2 mA cm-2下循环2小时后,迅速增加到>150 mV,之后电压突然下降到0 mV,表明形成锂枝晶,导致内短路。相反,Li/LLZT-Ta/Li对称电池能够在0.2 mA cm-2下稳定运行超过5200小时,极化只有20 mV。1000小时循环和5200小时循环的锂电镀/剥离的曲线几乎一致(图4b)。
2、图4c显示。循环前后LLZT-Ta的体电阻几乎相同,而循环后Li/LLZT-Ta/Li的ASR达到10 Ω cm2,表明稳健的界面相可以抑制锂枝晶的形成。图4d显示,Li/LLZT-Ta/Li电池在0.4 mA cm-2(0.4 mAh cm-2)下能够稳定循环200小时。循环后,LLZT-Ta片截面没有任何锂枝晶(图4e)。锂金属和LLZT-Ta在长循环后保持紧密接触(图4f)。然而,循环后,Li负极和LLZT片之间的间隙扩大(图4g)。此外,在Li/LLZT界面和LLZT片内部出现了大量Li枝晶。
5. 全电池电化学性能
图5. a)全电池结构示意图。b)Li/LLZT-Ta/LFP全电池倍率性能。c)Li/LLZT-Ta/LFP全电池0.2 C下的循环性能。Li/LLZT-Ta/NCM0.83全电池和使用液体电解质的LIB,d)首次充放电曲线,c)长循环性能。@Wiley
要点:
1、图5a显示,全电池使用LFP或NCM0.83作为正极材料、Li金属作为负极,石榴石型SSE作为电解质。图5b显示,Li/LLZT-Ta/LFP全电池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即使在1 C下,Li/LLZT-Ta/LFP电池也可以提供114 mAh g-1的容量。Li/LLZT-Ta/LFP电池在0.2C下能够稳定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为100%(图5c)。
2、Li/LLZT-Ta/NCM0.83电池在0.2 C下的可逆容量为193 mAh g-1(图5d),几乎达到与LIB相同的水平(196 mAh g-1)。而Li/LLZT-Ta/NCM0.83电池比使用液态电解质的NCM0.83电池具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图5e)。
总之,本文通过简便的CAD方法制造了厚度可控的Ta2O5纳米薄膜,能够对无机固态电解质LLZT进行改性,解决LLZT/Li的界面接触问题。结果表面,Ta2O5纳米膜可以调整 Li/LLZT 界面的化学和电化学性质,确保SSE和锂负极之间形成紧密和稳定的界面,成功地将界面阻抗从1258降低到9 Ω cm2,有效地抑制了锂枝晶的形成。该研究强调了SSB中表面修饰对于改善电极/电解质接触的重要性。
扫码直达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文章系作者授权新威公众号发布,转载及相关事宜请联系小威(微信号:xinweiyanx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