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M锌电隔膜改性:从“膜”入手,均匀离子流,无枝晶更长寿

新威研选
2022.01.27 11:21:49

编审:Thor

01
导读

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具有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和安全性高的特点,从而成为取代锂离子电池(LIBs)的又一新的搅局者。然而,锌负极依旧逃脱不了枝晶生长、电极腐蚀和持续副反应等老问题。无序的锌枝晶渗透隔膜造成短路,甚至引发安全隐患。因而,通常采用负极的界面修饰和结构设计来实现均匀化界面电场,来实现控制沉积和抑制枝晶的目标。然而,远离电极尺寸的电解液电场往往被忽略,因此有必要通过可控策略进一步探讨离子流对锌沉积的影响。


02
成果背景

近日,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Regulating Zinc Deposition Behaviors by the Conditioner of PAN Separator for Zinc-Ion Batteries”的文章。通过设计一种三维长程有序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隔膜表面的N原子均匀分配离子通量,并通过可用的N-Zn键引导阳离子输运从而均匀负极表面电场,诱导锌离子均匀沉积。在这种官能团的作用下,锌沉积层显示出了(101)面的优先晶体取向,使用PAN隔膜的锌对称电池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并且无枝晶。同时,Zn/PAN/NH4V4O10电池在10 A/g条件,循环1500圈后体现了很高的比容量(~ 200 mAh/g)和长循环性能(容量保持率 ~89.2%)。


03
关键创新

1) 通过拉曼、XPS及吸附能计算,系统地证明了PAN中N原子与Zn2+存在相互作用,并计算了隔膜内部电场及离子浓度分布,证明了PAN可以均匀分配离子流,抑制锌枝晶生长的机理;

2) PAN隔膜具有单离子导体的特性(t+=0.85),隔膜内部V浓度较低,有效减少副反应产生及负极侧不均匀的沉积行为;

3)提出一种高效的利用隔膜调控锌离子沉积行为的策略,有效抑制了枝晶生长:Zn/PAN/NVO全电池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15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89.2%),为开发更长寿命AZIBs提供了新思路。


04
核心数据解读

图片1.png

1 PAN膜的物化性质@ Wiley

PAN隔膜表面N原子和Zn2+快速成键(图1e),起到了选择性通过Zn2+和抑制Zn2+向边缘扩散的作用,并诱导Zn2+的均匀沉积。通过XRD证实了PAN隔膜具有较纯的晶相(图1c)。SEM图像显示PAN隔膜具有大量的相连的孔隙,促进了离子传输(图1b)。PAN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及抗拉强度(图1d)。并且PAN隔膜(~ 65 μm)仅为玻纤隔膜(GF)(~ 675μm)厚度的1/8,且具有更低的吸液率。


图片2.png

2 PAN膜的电化学性能。@ Wiley

以锌箔为负极,钒酸铵(NVO)为阴极,在CR2025扣式电池中对两种隔膜(PAN)的电化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进行了表征。Zn/PAN/NVO电池相比Zn/GF/NVO电池具有更低的离子迁移阻抗(2a)。通过锌对称电池测试得到PAN的Zn2+离子迁移数为0.85(2b),接近单一的锌离子传导行为抑制了阴离子损耗,降低了锌电极/电解质界面的浓度梯度。这可能是由于PAN中N原子较强的电负性排斥了SO42-,限制了阴离子迁移,促进了阳离子传输。并且由于N原子与Zn2+较强的相互作用,PAN隔膜显示出较低的离子电导率,但其离子电导率受温度影响较小。在0.5-10 A/g电流密度下进行全电池测试,显示Zn/PAN/NVO电池具有更好的倍率性能(2c)。充放电曲线显示了电池的电压平台为0.6-0.8 V和0.9-1.2 V(2e)。全电池在5 A/g电流密度下进行循环Zn/PAN/NVO电池初始容量为253.4 mAh/g,循环10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84.3%,远高于Zn/GF/NVO电池的容量保持率57.8%)。Zn/PAN/NVO电池在10 A/g的高电流密度下循环1500圈后仍然保持稳定的容量。


图片3.png

3 PAN隔膜对Zn2+的调控机制@ Wiley

Zn/PAN/NVO电池在0.1—1.0 mV/s不同扫速下的电流响应曲线(3a)显示了Zn2+NVO正极的可逆插入过程。3b显示了响应电流依赖于扫描速率和电荷存储行为的关系,根据分析反映了氧化还原反应受扩散控制。此外,电容和扩散控制行为对整体电容的贡献表明Zn/PAN/NVO电池的电荷存储机制主要由扩散过程决定3c)。因此,PAN隔膜不影响AZIBs中NVO的电荷存储机制。随后对吸附ZnSO4前后的PAN进行XPS分析,发现Zn的2p3/22p1/2轨道的峰值出现了单调的正位移,N1s轨道的峰值显示出较大的负位移(-1.11 eV)(3e)。N1s轨道结合能峰值由 (C3H3N)n物质(~ 399.1 eV)向Zn3N2~ 396-397 eV)位置移动。通过计算N-Zn键的吸附能(~ 0.142 eV),进一步证明了XPS谱中存在N-Zn键3f)。组装的铜-锌半电池测试锌离子的可逆沉积/剥离行为来验证PAN隔膜对负极侧沉积行为的调控效果。使用PAN隔膜的铜-锌半电池循环80圈后库伦效率约为99%,体现PAN隔膜具有良好的抑制枝晶效果(3g)。由于作为活性物质的钒溶解沉积在负极上,可能是钒基材料容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采用H型电解池对不同循环后负极侧电解液中钒的浓度进行ICP-OES测试,发现使用PAN隔膜的电池,V向负极侧迁移逐渐减少,而使用GF隔膜V浓度在循环前50圈逐渐上升,导致副反应的产生(3d)。XRD结果表明,GF隔膜第一次充电(~ 1.4 V)后,正极侧的副产物为Zn4SO4(OH)6·H2OPDF#39-0690)和Zn3(OH)2V2O7·2H2OPDF#50-0570),而使用PAN隔膜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副反应产物(3h)。组装锌对称电池发现,如3i,使用PAN隔膜的电池在0.283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可以稳定运行800 h以上,并且具有更低的极化电压(~ 30 mV)。


图片4.png

4 不同隔膜的锌沉积行为@ Wiley

组装铜-锌半电池,在10 mA/cm2电流密度下对铜箔表面进行锌沉积,沉积后的隔膜进行SEMEPMA分析(4a-d)。GF膜表面可以观察到累积生长的球状锌枝晶,Zn2+优先在凸起的尖端进行沉积并导致了较强的表面电场。而PAN膜具有高表面密度的Zn沉积,均匀了铜箔表面电场,抑制了Zn2+形核位点的分散。对对称电池循环后两种隔膜形貌(4e-f)和隔膜中的电场(4g-h)及Zn2+浓度(4i-j)进行了模拟。对称电池循环后,GF膜中有明显的边缘尖锐、形态不规则的锌枝晶(4e),PAN膜锌沉积较为光滑平整(4f)。


05
成果启示

  通过静电纺丝制备了用于AZIBsPAN隔膜,实现了调控电场与离子流,并抑制锌枝晶生长PAN膜的单离子传输特性(t+=0.85)能有效降低电解质中的浓度梯度形成。并且通过抑制V离子迁移,减少了副反应产生,有效减缓了容量的衰减。通过XPS和吸附能计算证实了PAN-CNN原子能快速地与Zn2+产生静电相互作用,均匀分散了Zn2+离子流,促进了Zn2+的均一沉积,并抑制了枝晶的生长。


关于成果详情
扫码直达

图片5.pn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文章系作者授权新威公众号发布,转载及相关事宜请联系小威(微信号:xinweiyanxuan)。





研选资讯底部二维码banner
讨论 0条
相关问题
电化学表征技术:拉曼光谱(Raman)原理及应用
电化学表征技术: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电化学测试技术:线性扫描伏安法(LSV)
电化学测试技术:循环伏安法(CV)
邀请函丨新威诚邀您相聚深圳CIBF2025
这条信息对您有帮助吗?
研选资讯有帮助 研选资讯没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