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领域也玩起内卷?高硅补锂技术首次应用在手机电池

新威研选
2021.12.13 15:36:15

说起锂电池技术,大家日常都比较关心新能源汽车搭载的电池,除了要安全,技术提升也非常看重,近年行业技术迭代和发展相当快速,产品力更是直线上升。但昨天一则资讯,让我惊讶,怎么电池技术的比拼都向3C领域蔓延了!


小米手机宣布,在手机电池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首次采用了动力电池级的高硅补锂技术,让电池的负极硅含量提升了3倍,以及采用新的电池封装技术,在同等体积下将电池容量提升10%,官方称该电池的续航能力可增加100分钟。


小米.jpg

微信截图_20211213143829.jpg

(图片源自小米手机官方宣传资料)


高硅补锂之前在车载动力电池领域常听到,是通过调整电池材料配方,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对产品的电量和续航能力有较大的提升。据称,小米的这款新型电池能量密度方面达到了740 Wh/L。提高了硅的使用比例后,同时解决了电池膨胀、循环性差的问题,这是业界首次将极片补锂技术应用在手机电池上。


2.jpg

(图片源自小米手机官方宣传资料)


电池封装亦采用了新的技术,由MCP和MNP技术组成的高集成封装,让电池堆叠更加紧凑,提升了惰性空间利用率。MCP是小米首创的手机电池封装技术,通过电芯顶封精准定位,严格控制弯折角度,实现电芯顶封Z型安全叠放。同时PCM不再躺平,90度站立与电芯紧贴一起,大幅减少电池高度。而MNP通过系统封装技术,在一个封装组合多种电子器件,实现与SOC同等的多功能,达到PCM轻、薄、多功能、尺寸缩小40%以上。


手机在日常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对于电量、续航能力的要求也高。更大的电池意味着带来更厚重的机身,影响产品的手感和体验。通过一系列新技术,增加电池续航能力,且在体积重量方面亦有一个非常友好的体验,预计新型电池将会搭载在明年推出的新型手机上。除了芯片、拍摄能力、屏幕、智能化外,电池技术或许成为手机领域的又一个技术比拼点。



研选资讯底部二维码banner
讨论 0条
相关问题
电化学表征技术:拉曼光谱(Raman)原理及应用
电化学表征技术: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电化学测试技术:线性扫描伏安法(LSV)
电化学测试技术:循环伏安法(CV)
邀请函丨新威诚邀您相聚深圳CIBF2025
这条信息对您有帮助吗?
研选资讯有帮助 研选资讯没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