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氢燃料电池的发展再次引起了外界的关注。随着“双碳”目标,国内有望出台关于氢能产业发展的蓝图和规划。氢能源作为清洁低碳能源,符合国家在未来能源发展方向。随着全球推动绿色能源的使用,减碳减排的趋势氢能源再次成为工业和交通领域的焦点,如何推动相关行业的应用与商业化,成为近期的热点。
两大巨头对氢能的应用出现意见分歧
氢能的清洁、高效、零污染、储量丰富等特点,是目前最理想和优越的能源方案之一。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以及优势似乎比锂电池更为合适和理想。那么氢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到底谁才是未来交通出行的最佳选择?
目前业界出现两个领域的派系,一面是以丰田为首的氢派,另一面是电动车巨头的特斯拉锂派。大家都知道,丰田汽车CEO丰田章男对氢燃料电池汽车备受推崇,丰田亦大力发展其相关技术,并推出氢燃料电池车型Mirai。目前已到第二代车型,续航能力可达850kM,售价大约在5万美元,与特斯拉的Model Y售价接近。从2014年第一代车型推出,至今已6年,丰田在全球共售出约1.1万辆,尽管第二代车型改进了不少,且车辆的售价已和主流纯电动车型看齐。但在加氢设施、网络未有大幅增加,在使用便利性方面仍然是硬伤。
在全球电动化趋势下,特斯拉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作为锂电池电动车的推崇者,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曾公开表示,燃料电池应该被称为“智商税”。因为提取和储存氢气还存在较大的技术问题,要在乘用车市场普及和大规模量产都是十分困难。
对于两个汽车厂商的重要人物发表的观点,氢燃料电池似乎成为了锂离子电池的竞争对手。两个不同领域和技术的派系多次引起了热论。就目前发展和市场,无疑是锂离子电池更有优势,产业化成熟,参与的企业和资本更多。而氢能源目前的市场规模和效应都难以撼动锂电池。那么氢能源、氢燃料电池是不是就成为了小众、不值得投人力物力去发展的绿色能源?
发展氢燃料电池锂电池是要与锂电池并存互补
无论是锂电池还是氢燃料电池,它们自身都有明显的优势和缺点,而我们不应该针对其缺点而放大问题,它们其实可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领域发展。例如氢燃料电池,可在公共交通运输、行业运输大力推广和应用,因为日常运营模式较为单一,在固定的地方设置加氢设施即可,同时高效、环保、加氢快捷的优势得以发挥。而纯电动车在乘用市场,家用市场有更好的使用场景和应用优势。毕竟产业发展多年,相关配套设施、充电网络也日渐成熟,产品丰富,且价格更容易被C端市场接受。
两项不同的技术通过最合适的使用场景和领域作为切入点,可对技术存在的缺点相对弱化。同时提升渗透率,不断改善技术,为未来市场创造空间。
氢燃料电池车型亮相北京冬奥会
即将在明年2022年在北京举行的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将投入700余辆氢燃料大巴车为大会提供交通服务。早前,从日本运抵了140辆丰田MIRAI氢燃料电池车作为大会的服务用车,这也是国内首次进口氢能源乘用车。借助国际性赛事,更好的推广绿色、环保能源的应用,显示出氢能源是我国未来在新能源发展的其中一个技术方向。
近几年,氢燃料电池吸引了众多国内车企的重视。上汽、长城、广汽、北汽、一汽等不少车企都将氢燃料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路线之一。截至2021年10月,国内从事氢燃料电池相关企业有2250余家,可见产业链上的企业正逐渐壮大和发展。
全球共有3.9万余件氢燃料电池相关的专利申请,其中,中国和美国分别有1.1万余件和1.4万余件,位列专利申请量的前两名。
配套设施方面,国内累计建成超过130座加氢站,预计到2035年全国加氢站数量将超过5000座。配上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指引,氢能源和氢燃料电池的发展和应用将会加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