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受双碳政策下,以及各地政府加大补贴力度,欧洲的电动化进程犹如开上了高速公路。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快速增长,甚至超过了国内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数据统计,在2020年,欧洲地区消化了全球43%的新能源乘用车(包括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从2021年1-8月,欧洲地区新能源汽车总累计销量为132万辆,已经接近去年2020年总销量136.7万辆。
(图表来自数据平台)
作为欧洲传统汽车工业国之一的德国,是欧洲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销售地区。在政府的补贴政策下,德国民众越来越多选购插电混动型新能源汽车。电动化趋势下以及政府的补贴政策对传统车企转型方面有什么影响,企业又有哪些布局改变经营策略,下面我们一起探讨!
车企的电动化策略和规划
大众集团:
大众汽车是全球销量最大的车企之一,与丰田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全球销冠常年在这两家车企中留座。大众集团的目标一直是全球第一,在电动化趋势面前,几乎是大力推动,全面投入转型。特别是近年,投入大量资源研发纯电动平台以及电池技术研发,就是为未来推行全面电动化做准备。
电动化发展策略:
1、投资350亿欧元用于电动出行
2、研发及推出电动化平台、MEB(家用市场)、PPE(主打高端市场)、J1(奥迪和保时捷)、SSP(可扩展平台架构)
3、2030年目标,欧洲市场电动车销量占70%份额
4、2035年全面停止在欧洲销售燃油车
5、2050年前,大众集团旗下所有品牌将现实碳中和
电池领域的布局:
1、向国轩高科投入约11亿欧元资金,获得26.47%股份成为大股东
2、建立企业第一家专门回收EV电芯工厂,并已正式运营
3、增加其在Northvolt的所有权,并收购合资公司“Northvolt Zwei”的Northvolt手上的股份
4、计划到2030年在欧洲参与或独资建立6家电池工厂,年产量达240GWh
5、旗下品牌保时捷与Customcells合资建立生产基地,初步产能为100MWh以上
大众集团掌门人迪斯还做出预判:“未来汽车产业的利润和收入来源将从燃油车逐渐转向纯电动车,并在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动下,转向软件和服务。”
宝马集团:
宝马集团的电动化应该是欧洲车企中较早开始的,早期推出的i3和i8车型,在市场上引起不少的回响,前卫的设计让人看到了宝马的电动化雄心,但往后并没有更优秀和先进的车型推出。被业界认为,开了个好头却后继乏力。这并不是宝马的技术或者布局出现问题,而是管理层对电动化的转型相当谨慎,需要较长时间做出合适的规划。
从产品推出时间表,2025 年是宝马进入电动化发展的新阶段,届时宝马集团的产品矩阵将有重大变化。预计到 2030 年左右,纯电动车型将至少占宝马集团总交付量的 50%,未来十年左右,宝马纯电动车总销量有望达到约 1000 万辆。
电动化发展策略:
1、推出纯电动旗舰车型产品iX车系
2、2030年前后,纯电动车型交付量将占总交付量的50%
3、未来十年纯电动车总销量达1000万辆目标
4、发展回收渠道和研发新型环保材料,提高可再用材料比例
电池领域的布局:
1、投资1000万美元安装新的电池组装生产线
2、提升斯帕坦堡工厂的锂电池产能(翻倍)
3、投资美国固态电池公司Solid Power
宝马规划了清晰的转型路线图,该路线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Project i项目开启宝马电动出行征程,不断孵化创新技术并最终实现量产。
第二阶段:同一款车型上推出搭载不同驱动技术的产品——无论是传统燃油发动机还是纯电力驱动——都能应用在同一款车型上。
第三阶段:从2025年开始,宝马集团的产品阵列将根据“新世代”计划进行调整。完全重新设计的IT和软件架构、全新一代高性能电力驱动系统和电池、以及贯穿整个车辆生命周期的全新可持续理念。
戴姆勒集团:
戴姆勒集团拥有丰富的电动车型,从家用汽车、商业用车,再到重型运输车,都有产品覆盖。其中,梅赛德斯-奔驰规划在2039,计划实现乘用车新车型阵容碳中和,以更快完成电动化转型。
电动化发展策略:
1、2022-2030 年投资逾 400 亿欧元发展纯电动汽车
2、到 2025 年,所有新平台只生产电动汽车
3、到 2030 年,纯电车渗透率目标至 100%
电池领域的布局:
1、入股孚能科技,投资达9亿元,将持有孚能科技的3%股份
2、在欧洲建立4个电池工厂,规划产能达200GWh
3、在德国建立一家电池回收厂,计划于2023年运营
梅赛德斯-奔驰开展了以“加速电动”为的战略升级,分别从技术计划、生产计划、人才计划和财务计划四个方面宣布了从“电动为先”向“全面电动”的转型。作为奔驰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市场或是奔驰转型的关键。
在政府补贴以及车企的大力推进之下,欧洲的电动化进程可谓是厚积薄发,而作为传统汽车企业的大佬们已着手布局、转型。在更换赛道下,传统车企在某些领域失去了优势,面对新兴造车企业的冒起,能否守住燃油车抢占的市场份额,将会是重大考验,特别是过往主打豪华市场的品牌,在电动化之路的发展充满变数。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步入规模释放的周期,在解决电芯荒和芯片荒后,谁最先抢占到市场最大的份额,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