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新能源汽车,不少消费者会有续航的忧虑,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目前主流车型已可达600公里以上,这续航已经与普通家用车的满油续航相近,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焦虑。纯电动车的续航光靠电池就能彻底解决吗?然而,电池只是其中一项,关于充电问题也是焦虑的原因之一。如今寻桩难、充电慢、坏桩多、被占位等问题,困扰着公共充电桩市场,严重影响到新能源汽车用户的体验。
行业头部逐渐形成
根据数据显示,国内充电桩数量排名前三家的头部企业,分别是特来电(21.2万台)、国家电网(19.6万台)、星星充电(17.1万台),三家合计数量占总数的69.18%接近7成。这三巨头已构建起规模化,但行业格局尚未定型,运营模式和主导权仍存在变化,因为充电桩行业仍处于增长期,各企业的商业模式大同小异,企业只能不断创新服务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目前充电桩运营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充电服务费。收入完全靠充电量需求决定,如投资建设成本高、充电桩布局及数量不合理、日常维护成本高等问题,企业或投资者短期难以盈利。
头部企业已经完成相对完整和成熟的商业布局外,业内大部分充电桩运营企业在短期内仍难以达到盈利目标,导致盈利问题成为了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资金实力较差的企业极其易被市场淘汰。
根据国家最新规划,预计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6420万辆。如果按照一车配一桩的配套建设,未来十年,国内充电桩基础建设市场预计规模达1.02万亿元。对于庞大的市场,陆续有新加入者。像造车新势力车企,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等,它们更注重用户体验,抢占各城市中心区域,建设专属的充电站,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充电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