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氟”不行,这个碳不一般!

新威研选
2021.06.21 14:02:00

编审:Dysonian, Thor


一、导读

由于钾资源丰富且钾离子电池(PIB)与锂/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似,所以在大规模储能中备受关注。K/K+具有较低的还原电位-2.93 V vs SHE,可以实现较高的工作电压和能量密度,且K+具有更小的溶剂化半径,在电极材料中更易迁移然而,寻找合适的电极材料以适应钾离子反复脱/嵌过程中巨大的体积膨胀并不简单。碳材料是很有前途的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它小的层间距与钾离子膨胀的不相容性是一道难题。


二、成果背景

缺陷工程(杂原子掺杂)证明是提高钾离子电池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的一种有效的策略。目前,大多数掺氮碳负极材料的掺杂量较低(<10 at. %),即使提高了含量,但活性N缺陷边缘仍然很少。

近日,ACS Nano上发表了一篇题为“Ultrafast Potassium Storage in FInduced Ultra-High Edge-Defective Carbon Nanosheets”的论文,该工作制备了具有丰富边缘缺陷的F和N共掺杂的碳纳米片(FNCS)。FNCS在钾离子电池中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解决了钾离子反复脱/嵌过程中造成的体积膨胀问题。


三、关键创新

1)在碳纳米片掺F诱导产生丰富的N边缘缺陷,并扩展了硬碳材料的层间距;

2) FNCS提供了超长的钾离子电池循环寿命(131 mAh g−1,5 Ag−1可循环4000次)和优异的倍率性能(在20 A g−1时93 mAh g−1)。


四、核心数据解读


1 (a)FNCS的制备过程 (b)SEM图 (c)TEM图 (d)HR-TEM图 (e)STEM图和相应的 (f)C、(g)N(h)F的元素mappings @ 2021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FNCS的合成过程如1a所示,首先1,4-亚苯基二异氰酸酯(PDI)与脲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脲分子(PU),PU分子结构中富含O和N原子,在随后的热处理中将转化为丰富的边缘碳缺陷和氮活性位点。随后,将PU与一定比例的聚四氟乙烯(PTFE)混合,通过在NH3/Ar气氛下热处理,成功地获得了包含富边缘缺陷的3D多孔FNCS。作为对照,氮掺杂的碳纳米片(NCS)是在没有添加聚四氟乙烯的情况下通过相同流程制备的。1b,c展示了薄的碳纳米片组成的3D多孔互连的框架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电解液的浸入。此外,该结构还存在一些小的晶畴的非晶态(1d)。1e-h中C、N和F元素在FNCS中分布均匀,标志着在FNCS中成功引入了F和N元素。F掺杂的过程不会破坏碳材料的3D多孔结构,但是会造成晶格畸变,扩展碳材料的层间距,这些均有利于钾离子的嵌入脱出。


 2 (a)FNCSNCSXRD图 (b)FNCSNCSRaman谱 (c)电子顺磁共振(EPR)光谱 (d)FNCSN2附等温线 (e)FNCSNCSXPS全谱 FNCS的 (f)C 1s谱 (g)N 1s谱 (h)F 1s谱 @ 2021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FNCS与NCS的XRD图如2a所示,只在26.0°附近观察到(002)宽峰,表明它们都呈非晶态。Raman中两个明显的峰出现在~1353和1594cm-1处,对应于碳材料的D带和G带(2b)。FNCS的ID/IG值(0.995)比NCS的(0.965)更大,进一步证实了FNCS具有更高的非晶化程度。2c,电子顺磁共振(EPR)谱研究了边缘缺陷,FNCS的g值较大,表明在掺F后FNCS中有更多的孤对电子。N2吸脱附等温线(2d)表明FNCS比NCS具有更大的BET比表面积。FNCS与NCS的XPS全谱如2e所示,FNCS的F含量是1.72at. %,并且具有较高的氮含量12.96 at. %。N 1s XPS窄谱(2g)可以分为三个峰,分别对应于吡啶氮,吡咯氮,石墨氮,其中吡啶氮和吡咯氮占总含氮量的88.63 at. %,高于NCS(73.75 at. %)。


3 (a)FNCSCV曲线 (b)0.1A·g-1FNCSNCS的循环性能 (c)FNCS倍率性能 (d)FNCS倍率性能与之前报道的碳基负极倍率性能对比图 (e)5A·g-1FNCSNCS的循环性能 @ 2021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3a显示了FNCS在0.1 mV s−1下的前三个循环的CV曲线。在初始放电过程中,0.6 V左右出现一个宽的阴极峰,在随后的循环中消失,这与固体电解质界面层的形成有关。3b显示了0.1A·g-1时FNCS与NCS的循环性能,经过100次循环后,FNCS仍保持455 mAh g−1的高可逆容量,相比之下,NCS仅显示325 mAh g−1的容量。FNCS的倍率性能也显著优于NCS(3c)。此外,FNCS的倍率性能也优于之前报道的碳负极材料(3d)3e显示了5A·g-1时FNCS与NCS的循环性能,经过4000次循环后,FNCS仍保持131 mAh g−1的高可逆容量,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库伦效率始终接近100%。作为对比,在5A·g-1下循环500次后,NCS的充电容量仅为70 mAh g−1。这些结果表明碳材料中丰富的N边缘缺陷,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从而提高了钾离子电池硬碳负极的电化学性能。


五、成果启示

F掺杂会诱导碳纳米片产生丰富的N边缘缺陷,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杂原子掺杂扩展了层间距,从而缓解了体积膨胀,为钾离子电池硬碳负极的开发提供了开创性的研究思路。


文献链接 

欲知成果详情,扫码直达!


更多学术前沿资讯

尽在新威研选App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文章系作者授权新威研选发布,转载及相关事宜请联系小威(微信号:xinweiyanxuan)。

研选资讯底部二维码banner
讨论 0条
相关问题
电化学表征技术:拉曼光谱(Raman)原理及应用
电化学表征技术: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电化学测试技术:线性扫描伏安法(LSV)
电化学测试技术:循环伏安法(CV)
邀请函丨新威诚邀您相聚深圳CIBF2025
这条信息对您有帮助吗?
研选资讯有帮助 研选资讯没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