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智能芯片公司 - 地平线日前正式发布了征程5系列芯片。芯片为第三代车规级产品,拥有高效能和通用性两大优势,能够支撑异构多核IP组合与算法组合,全方位的满足 ISO 26262 ASIL-B 等功能的安全标准,支持L4高等级自动驾驶技术要求。单颗芯片的AI算力最高可达128TOPS,官方称其是业界第一款集成自动驾驶和智能交互于一体的全场景整车智能中央计算芯片,预计将于2022年搭载量产车型推出。
地平线全称为(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边缘人工智能芯片的全球领导者。从2019年8月推出的第一代车规芯片征程2,到2020年9月推出的第二代车规芯片征程3,地平线的汽车芯片在业界逐渐打响名堂,成为业界头部企业。不少国内自主品牌都采用它的芯片,包括广汽、奇瑞、理想、江淮、东风岚图等。日前上市的改款理想one,更是首发采用双征程3芯片的车型,增强了辅助驾驶的运算能力和支持驾驶员监控(DMS)及自动泊车辅助(APA)等功能。
在今年2月公司完成了C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9亿美元。地平线具备领先的人工智能算法和芯片设计能力,通过软硬结合,能开发设计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边缘人工智能芯片及解决方案,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中,走智能化的路线,芯片和算法是衡量产品优劣的关键,而这两项恰是地平线的优势所在。
地平线CEO余凯曾在百度组建了国内第一家大数据人工智能研发机构IDL,对于发展自动驾驶领域技术有一定优势。余凯曾表示“芯片对汽车越来越重要,汽车未来会超过PC和手机,成为芯片企业最大的需求方。”对于目前国内企业在芯片领域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及困难,但更需要是有具备硬实力的公司带头突破技术封锁及限制,做到不依赖外界支持,真正做到掌握核心技术。
业界普遍认为,汽车智能芯片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动力之一,“全车智能化”将重新定义汽车的价值。当主流趋势摆在众多车企面前,国内越来越多车企选择了和地平线合作,除了技术领先外,成本对比起海外公司也更有优势。
近期全球范围内闹起了芯片慌,不少车企都因为芯片供应不足导致部分车型需要减产或停产。目前,全球车载芯片市场主要由欧美日五大芯片巨头掌控,恩智浦、英飞凌、瑞萨电子、德州仪器和意法半导体夺下全球过半市场份额。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往智能化方向发展,以及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加入造车,本土汽车芯片制造商逐渐冒起了一批具备实力的公司,像比亚迪半导体、斯达半导体、裕太微电子 、以及地平线。20 纳米、40 纳米、55 纳米等制程工艺的芯片,我国基本上可以做到自主设计和制造。数据预测,2025 年中国汽车芯片的市场规模将会超过 1200 亿元,国内汽车芯片有非常大的市场。而未来亦将会诞生一批世界级的芯片制造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