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动力电池业界最火的应该是钠离子电池,这事由宁德时代的股东大会上,曾毓群表示7月份宁德时代要发布钠离子电池。此消息传出,迅速引发了业界的关注和讨论。钠离子电池的推出主要是受近年产业需求剧增,上游的锂价涨的太厉害,锂电池成本压力增加,而钠离子电池的成本会比锂电池更低,从商业角度出发钠离子电池产品更有优势。
什么是钠离子电池?
简单来说,制造锂电池一定要用到金属材料,像锂和铜。但钠离子电池,则不需要用到锂材料,且铜材料也可以用铝材料进行替换。也就是说钠离子电池里边必须要到的最贵金属材料也就是铝,而铝的价格比起铜价格低了不少,所以钠离子电池的成本比磷酸铁锂电池的价格大概降低了30%。未来随着量产规模增大,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另外,地壳中钠资源储量丰富,且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这让钠离子电池具有大规模应用的条件。除了钠资源丰富的优势之外,钠离子电池的高低温性能表现稳定、倍率性能好、安全性高、且可用低盐浓度电解液等。一些技术指标甚至优于锂离子电池,展现出巨大的研发潜力。
这么好的替代产品,为什么不一早拿出来?其实钠离子电池的优势是近期锂原材料价格上涨太快,才让业界再次把钠离子电池推出市场。因为过往生产钠离子电池的产业不够完善,成品率低,电池的性能一致性较差,导致未能成为市场的主流电池。随着制造工艺的进步,钠离子电池的生产技术已经趋向成熟,各项性能参数都不比磷酸铁锂差。加上国内头部动力电池企业的带头和号召,产业链将会得到新的发展和完善,短期内钠离子电池将会成为新的风口。
钠离子电池的发展趋势及应用
产品成本是关键的因素之一,据业界表示,钠离子电池的BOM成本约为0.25元/Wh,而磷酸铁锂的BOM成本已超过0.35元/Wh,未来成本有继续上升的趋势。理论上钠离子电池材料成本比磷酸铁锂电池低了30%以上。钠离子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特性较为相近,比较适合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但对于成本比较敏感的应用领域。比如两轮电动车、微型或中低续航的新能源汽车汽车、工业车辆、商业备用电源、移动信号基站电源、电力储能、工程机械等。
其实钠离子电池的研发并不是近期的事,除了国内,海外都有不少企业对钠离子电池进行产业化相关布局,主要有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的企业。其中欧洲企业较多,且布局较早,因为该地区对锂、钴等重要资源缺乏,相对比较重视钠离子电池的发展。
目前钠离子电池仍然处于产业化早期阶段,在技术和性能层面还有待提升,像能量密度还有空间进步和提升(钠电池能量密度一般不到120Wh/kg)。就未来两三年发展而言,钠离子电池都不可能完全取代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更像是对锂离子电池的补充,各自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应用需求。同时,在产业链、产品系列、制造标准、市场渠道等方面还有待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