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读
金属锂由于具有较高的比容量(3860 mAh g-1),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二次电池理想的负极材料。SEI膜的结构、成分和机械性能影响着电池的循环稳定性。锂电极表面的SEI对空气和水分极为敏感,在电池循环过程中,随着电解液和Li+的消耗,SEI膜会经历动态形成和破裂修复的过程。本质上不稳定的SEI膜会导致电解液耗尽和电池的快速失效。基于上述原因,构筑稳定且不易分解的SEI膜对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有关SEI的微观结构与性质仍不清楚,这限制了电池的深入发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Poor Stability of Li2CO3 in the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of a Lithium‐Metal Anode Revealed by Cryo‐Electron Microscopy”的论文。这项成果采用冷冻电镜成功地在锂金属电极上观察到了原子尺度的SEI膜结构,并深入讨论了含硫添加剂对SEI膜形状、成分、稳定性的影响。
1)SEI膜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的非晶相:最外层的有机聚合物和非晶相聚合物,中间的非晶氧化物-硫化物相,以及内部的金属LiAmor相;
2)比较了添加DTD(硫酸乙烯酯C2H4O4S)和2% PS(1,3-丙磺酸C3H6O3S)后形成的SEI结构,揭示了Li2CO3稳定性及添加剂形成的Li2SO4膜对SEI稳定性的影响。
图1 a)EC/DEC电解液中沉积的锂枝晶形态的TEM图。b)选区电子衍射图。c)Li枝晶的HRTEM图像 d)无序非晶Li枝晶的HRTEM图像 e,h);f,i);g,h)分别在EC/DEC,EC/DEC+2%DTD,EC/DEC+2%PS电解液中锂枝晶上SEI的TEM图 @Wiley
在图1a低倍率下的TEM图像中,形成的锂枝晶相当长(几十微米),直径在100 nm到500 nm之间,原子结构是非晶态和晶态。图1b中的选区电子衍射显示了非晶态锂枝晶的特征,生长的锂枝晶含有一部分无序的非晶态锂金属相(LiAmor)。图1c 的高分辨TEM展示了晶体锂枝晶区域(011)LiBCC相。图1d显示了一个非晶锂枝晶区域,其内部分布着小范围的Li2O晶区(3–5 nm)。HRTEM的分析与整体电子衍射分析一致,证明晶态LiBCC和非晶LiAmor都存在于生长的枝晶中。锂枝晶的结晶度在不同的区域有所不同,因此这种非晶化应取决于许多因素,如沉积速率和添加剂或者化学杂质。
在无添加剂的普通碳酸盐(EC/DEC)电解液中,锂枝晶的生长具有方向性(图1e),SEI层厚且多孔(图1e–h)。然而,在含有DTD和PS添加剂的电解液中,锂枝晶生长更倾向于各向同性(图1g)。
图2 三种不同电解液中对称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图 @Wiley
含有DTD添加剂的电解液显然有助于形成更稳定的SEI膜,并且能够抑制锂枝晶的生长。三种电解质(DTD/PS/空白)中对称电池的测试表明(图2a):仅含有EC/DEC电解液的电池在20小时内容量会迅速衰减(图2a,b);在循环50h后失效。含有DTD添加剂的对称电池在500小时内表现出高度可逆的锂剥离/沉积稳定性,并且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电压极化都优于含2%PS添加剂的电池。低温TEM分析清楚地表明:稳定、均匀和薄的SEI膜有助于提高锂金属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图3 a–c)EC/DEC体系中形成SEI膜的示意图
d–f)含有DTD添加剂时形成SEI膜的示意图 @Wiley
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EC/DEC中的SEI膜是动态变化的,它不断消耗可循环的锂和电解质成分(图3a-c)。在SEI膜形成的初始阶段,电解质分解形成Li2C4H4O6(LEDC)、CO2、Li2CO3和Li2O。CO2气体的形成增加了SEI膜边缘上的孔隙率,并降低了其钝化能力。并且与Li2CO3接触的锂金属表面生成Li2O和LiCx。这些反应使SEI层的厚度不断增加,从而降低了电池的循环寿命。
相比之下,硫添加剂(和DTD)加入后,产生的SEI更稳定,减少了电解液的消耗(图3d-f)。除LEDC、Li2O和Li2CO3之外,在电解液中加入DTD和PS会产生Li2SO4,可以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Li2SO4和Li2O能包裹在Li2CO3表明,从而抑制Li2CO3的进一步分解。与Li2SO4接触的锂金属产生结晶Li2O和非晶LixS作为底部缓冲层。因此,SEI膜中部Li2CO3仍然完好无损。由于Li2SO4的保护作用,所得SEI膜薄而均匀。即Li2SO4是比Li2CO3更理想的SEI膜成分。
添加DTD后,锂表面形成了稳定的SEI膜,有机和无机成分呈梯度分布,具有较高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
电解液添加剂硫元素含量较高时能为Li2CO3层提供理想的保护层。由于DTD(C2H4O4S)比PS(C3H6O3S)中的硫含量高(DTD和PS中的硫原子百分比分别为9%和7.7%),DTD添加剂比PS添加剂产生的Li2SO4多,因此形成的SEI膜的更加稳定。但是,在电解液中添加PS仍然优于不添加任何成分的EC/DEC电解质。
这项研究以冷冻电镜捕获了SEI膜基于原子尺度的信息,显示了锂金属负极上SEI膜的组成和精确分布。并进而揭示了含硫添加剂的作用:使循环中形成含有Li2SO4的SEI膜,且硫含量越高,形成的SEI膜越稳定。
未来,有关SEI的结构与电池性能和组分的关系、SEI是否具有普适的物理化学特性等问题亟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文章系作者授权新威研选发布,转载及相关事宜请联系小威(微信号:xinweiyan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