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短缺和全球变暖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二氧化碳(CO2)是一种可转化为多种燃料化学品的C1资源。大量报道关于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电化学催化CO2转化为有用的燃料化学品。通常,电化学CO2转化系统包括阴极的CO2还原和阳极的析氧反应(OER)。电化学CO2还原(ECR)是一种将电子从阴极电极表面转移到溶液中的CO2分子或CO2溶剂化离子上的节能过程。然而,负责向ECR提供电子的阳极OER具有极慢的反应动力学,导致较大的过电位和较高的总能量输入。同时,产生的O2是一种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可能会形成活性氧缩短隔膜的寿命。因此,需要寻找一种热力学上更有利的反应来取代OER,以在较低的过电位下产生高附加值的化学物质。利用比OER能耗低的升级阳极反应能大幅度减少析氢反应(HER)的能量输入。因此,将阴极ECR与升级阳极反应结合,是否可以在电催化系统中同时产生高附加值的化学物质?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施剑林院士、陈立松副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种通用而有效的策略,即利用非贵金属催化剂,以极低的能耗将阴极CO2和阳极甲醇(CH3OH)同时电化学转化为相同的附加值产品——甲酸。众所周知,铜(Cu)基催化剂具有成本低、含量丰富、易操作等优点,在集电器上直接原位生长的Cu基材料可加快电子的转移速度,同时避免电解过程中催化剂的劣化。作者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在NaOH溶液中通过一步氧化法制备了泡沫铜表面的氧化铜纳米片(CuONS/CF),在阳极处电催化部分金属氧化物生成甲酸。中孔二氧化锡(mSnO2)是一种常用的电催化CO2还原催化剂,有很高的法拉第效率(FF),在碳布上生长后具有更高的性能。作者在碳布上合成了中孔二氧化锡(mSnO2/CC),将其用作电化学CO2还原生成甲酸的高效阴极催化剂。在文中,在阳极上利用活性有利的部分MOR代替OER,显著降低了阳极和电池的过电位输入。在甲醇电解液中,CuONS/CF作为阳极电催化剂时,电流密度为10 mV cm-2时的过电位比OER低250 mV,法拉第效率(FF)可达95%。此外,mSnO2/CC对CO2还原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81%的法拉第效率。当阳极为CuONS/CF,阴极为mSnO2/CC构建的电解槽后,仅需要0.93 V的电池电压,即可达到10 mA cm-2,比传统的整体ECR低500 mV,在相同情况下,不需要添加甲醇。该策略为高效生产甲酸提供了一条创新的、极具前景的途径。
CuONS/CF的制备与表征
在强碱性条件下,作者利用过硫酸铵一步氧化法制备了CuONS/CF,制备示意图如图2所示。如图3所示,作者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分析了CuONS/CF的晶体结构和形貌。在泡沫铜表面得到2D CuO层,其由条形纳米片组成,厚度约为6 nm。高分辨率TEM(HRTEM)图像所示,纳米片的可见晶格d-间距约为0.252 nm。通过XPS测量光谱,CuONS/CF的Cu、O、C元素的特征峰清晰可见,其中O: Cu约为1.18: 1。在高分辨率光谱中,Cu 2p1/2和Cu 2p3/2的两个峰分别位于952.6 eV和932.8 eV,属于Cu元素。
图1 CuONS/CF合成示意图
图2 CuONS/CF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CuONS/CF的电催化性能
作者在三电极装置中进行一系列电化学实验,来测量CuONS/CF的电催化性能。CuONS/CF具有中等的OER活性,在1.69 V的电势下可达100 mA cm-2的阳极电流密度。在20、50、100和15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甲醇溶液中的阳极电势至少降低了200 mV。部分MOR的Tafel斜率(137 mV dec-1)比OER(168 mV dec-1)低得多,表明甲醇氧化的催化动力学更为有利。部分MOR对甲酸的法拉第效率从离子色谱(IC)的定量结果计算得出,在宽电势范围(1.27-1.59 V)下,部分MOR法拉第效率(FF)非常高,达到85%以上,并在1.36V时达到最大值为97%,表明甲醇转化为甲酸的选择性很高。
图3 CuONS/CF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mSnO2/CC的表征
作者制备了mSnO2/CC作为ECR的阴极催化剂。SEM图像显示,在碳布上生长的SnO2是直径为207 nm和厚度为5 nm的2D纳米板形态。同时,在SEM图像中可以清晰观察到SnO2的多孔结构。TEM和高分辨率TEM图像显示,叶状纳米板由SnO2纳米颗粒组成,晶格间距为0.28 nm,对应于(111)晶格平面。此外,通过SEM-EDS映射测量的元素组成显示Sn和O的均匀分布,Sn/O摩尔比为1: 1.95,与TEM-EDS映射结果(1: 1.92)非常吻合。
图4 mSnO2/CC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mSnO2/CC的电催化性能
作者评估了mSnO2/CC电极的电化学CO2还原反应的活性。当扫描速率为2 mV s-1时,在Ar或CO2饱和1 mol L-1 KHCO3水溶液中的mSnO2/CC的LSV曲线,表现出高效的ECR性能,得益于其超高的ECSA和BET表面积。同时,mSnO2/CC的双层电容(Cdl)值为1.5 F cm-2,明显大于SnS2/CC(0.0027 F cm-2)和空白碳布(0.0013 F cm-2)的双层电容。通过1H NMR和离子色谱法分别定性和定量测定了ECR的液体产物,发现甲酸是唯一可以检测到的含碳产物。在不同电势下,ECR对甲酸的FE值,其中在0.7 V下具有FE最高值(81.3%)。
图5 mSnO2/CC对ECR的电催化性能
CuONS/CF ‖ mSnO2/CC的电化学性能
作者以CuONS/CF为阳极在含1 mol L-1甲醇的1 mol L-1 KOH电解质中,mSnO2/CC为阴极在1 mol L-1 KHCO3电解质中,构建了两极电解槽(CuONS/CF ‖ mSnO2/CC),在室温下操作,同时在阳极和阴极电化学产生甲酸。仅需要0.93 V的电势即可获得10 mA cm-2的电流密度。同时,在1.22 V和1.52 V下可获得20和50 mV cm-2的催化电流密度。在电池电压为1.22 V时,阳极和阴极的甲酸FF分别高达91.3%和80.5%。
图6 CuONS/CF || mSnO2/CC电池的LSV曲线
Formic Acid Electro-synthesis by Concurrent Cathodic CO2Reduction and Anodic CH3OH Oxidation. Angew. Chem. Int. Ed.,2020, DOI: 10.1002/anie.20201206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自微算云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威研选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