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春义教授Advanced Mateirals综述:如何得到安全、长寿命的锌电池?

新威研选
2020.10.30 13:52:46

1.jpg

研究背景

水系锌电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是一种用于驱动电子器件的新型储能器件。近年来,锌基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液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锌负极生成锌枝晶的问题仍严重限制了锌电池的工作寿命。

因此,需要发展防止锌枝晶生成的新策略,并用最先进的测试表征技术监测锌枝晶的生长状态,结合计算模拟方法为实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此外,还要重视实验条件与实际应用条件的差异,从而缩小科研与应用之间的鸿沟。


成果简介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支春义教授(通讯作者)等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了一篇标题为“Dendrites in Zn-Based Batteries”的综述。该综述系统介绍了锌负极一侧的锌枝晶问题,包括锌枝晶的形成和生长机理、防止锌枝晶形成的策略、常用的表征技术和理论计算方法。通过对比锌负极、锂负极和铝负极的枝晶生长情况,该工作阐释了不同金属枝晶的生长原理及拓扑学特征的差异。随后,该综述分析了影响锌枝晶形成的因素,包括积累效应和正极负载量对锌枝晶形成的影响。

该综述对防止锌枝晶形成的策略进行了总结和分类,并指出了各种策略的优势和局限。此外,该综述还介绍了研究锌枝晶的理论计算方法和测试表征技术。最后,该综述指出了锌负极未来面临的挑战,并对延长锌电池寿命的方法做出了总结和展望。

2.jpg


图文导读

金属电池直接采用高能量密度的金属负极。然而,一些金属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枝晶,使金属电池难以达到理想的安全性和长寿命。因此,抑制枝晶生长是金属电池的一个重要课题。不同金属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枝晶的状况不同。例如,Mg电池几乎不受枝晶影响。而在Li、Al、Zn电池中,枝晶的生成存在较大的差异。

3.jpg

图1. (a,d) Li枝晶;(b,e) Al枝晶;(c,f) Zn枝晶的形成机理和形貌特征的差异

要点1:Li枝晶(如图1a,d):与其他金属电池相比,锂金属电池中的锂枝晶生长最严重。尽管锂枝晶的杨氏模量最低,它却能在界面电场的作用下持续生长,并穿透隔膜。锂枝晶的生长源于以下两个因素:a) 电极表面不均匀,引起界面电场不均匀;b) 有机电解液分解,形成不均匀的SEI膜。

尽管SEI膜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锂枝晶的生长,但锂枝晶仍能穿透SEI膜,持续生长并刺透隔膜,最终引起电池失效。锂枝晶的生长特性与其一维分枝结构有关:一方面,锂的体心立方(bcc)结构使锂枝晶在一维方向上生长,并具有强悍的穿透效果。另一方面,界面电场的分布特点使锂枝晶形成分枝结构,并能从多个方向穿透隔膜。

因此,完全避免锂枝晶的生长非常困难。即使采用固态电解质,也很难完全解决锂枝晶生长带来的问题。

要点2:Al枝晶(如图1b,e):无论是在AlCl3-NaCl熔盐中,还是在Al基离子液体中,铝金属电池都会形成Al枝晶。

当Al2O3钝化层破裂时,暴露出大量Al形核位点,引起Al的不均匀沉积,从而形成Al枝晶。与锂电池不同的是:a) Al2O3钝化层属于纯无机相,在特定的离子液体中会发生定向的破裂。b) 在铝电池的电解液中,铝主要以AlCl4-络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移动更缓慢,因此铝的沉积/剥离动力学也更缓慢。

Al枝晶与Li枝晶的不同之处在于:Al枝晶是苔藓状的二维分支结构,而Li枝晶是树枝状的一维分支结构。

要点3:Zn枝晶(如图1c,f):在水系锌电池中,锌枝晶的特征与水系电解液密切相关:a) 在水系电解液中,锌的沉积/剥离过程在-0.76 V vs. SHE电位下进行。该电位足够负,为水系锌电池提供了高的功率密度。同时,该电位也保证了锌电池体系的电化学稳定性,从而保证了水系锌电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b) 水系电解液的粘度小,更容易发生对流和湍流,造成离子的不规则运动和不均匀分布,从而导致锌枝晶的生成。

Zn枝晶与Li枝晶、Al枝晶具有显著的形貌差异:a) 在中性或弱酸性电解液中,Zn枝晶倾向于形成六方密堆结构(hcp)的二维纳米片,其尺寸随充放电条件及电解液成分而变化。Zn枝晶的形貌特征使其难以穿透隔膜,降低了Zn枝晶生成的危害及电池失效的可能性。b) 与Li枝晶、Al枝晶相比,Zn枝晶的生成需要更高的过电位。

鉴于Zn枝晶具有特殊的形成机理和形貌特征,对Zn枝晶的形成和抑制策略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4.jpg

图2 锌电池正极材料的分类和对比

5.jpg


文献信息

Dendrites in Zn-Based Batteries (Adv. Mater., 2020, DOI: 10.1002/adma.202001854)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00185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自微算云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威研选立场。
研选资讯底部二维码banner
讨论 0条
相关问题
电化学表征技术:拉曼光谱(Raman)原理及应用
电化学表征技术: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电化学测试技术:线性扫描伏安法(LSV)
电化学测试技术:循环伏安法(CV)
邀请函丨新威诚邀您相聚深圳CIBF2025
这条信息对您有帮助吗?
研选资讯有帮助 研选资讯没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