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电极材料脱落的原因有哪些

新威研选
2023.12.22 17:51:07

锂电池电极材料的脱落是指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减少,导致电池容量和循环寿命下降的现象。脱落通常发生在负极材料上,但也可能出现在正极材料上。


脱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动力性过强:锂电池充放电时,电极材料会产生重复的膨胀和收缩过程。如果这种过程过于强烈,就会导致电极材料从电极片上脱落。

2. 氧化分解: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极材料会与电解液发生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如果电极材料本身不稳定或电解液含有过多的掺杂物,就会导致电极材料氧化分解,最终脱落。

3. 材料强度不足:电极材料的力学性能不足,容易疲劳和断裂。如果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机械冲击或振动等外力作用,就会导致电极材料脱落。

4. 电解液腐蚀:电解液含有强腐蚀性的物质,会侵蚀电极材料,最终导致电极材料脱落。

为了避免电极材料脱落的问题,需要选用高强度、稳定的材料和适量的电解液,控制动力性,避免电池受到机械冲击和振动。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电池专栏底部二维码banner
讨论 0条
相关问题
如何在三电极测试中选择合适的参比电极?
固态电池与原位分析技术(一)——原位显微技术
固态电池与原位分析技术(二)——原位X射线技术
固态电池与原位分析技术(三)——原位波谱技术
干法电极工艺解析
这条信息对您有帮助吗?
电池专栏有帮助 电池专栏没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