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是目前许多主机厂和电池制造商用来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续航问题的方案。目前常见的一体化技术包括:CTP(Cell to Pack),CTB(Cell to Chassis,Cell To Body)。CTC(Cell To Chassis)。
随着电池生产工艺越来越先进,电芯一致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又重又占地方的模组外壳的作用开始弱化,技术人员们认为,把模组占据的空间用来组装更多的电芯,将提升汽车体积密度,因此出现了模组被取消掉,电芯被直接装进电池包的工艺,也就是所谓的Cell to Pack。
在CTP方案的基础上,研发人员们做了更进一步的改进,提出了CTB技术。CTB技术将电池上盖和车身地板集合为一体。
相比与CTP和CTB,CTC技术不仅取消模组,同时也取消pack,直接将电芯集成到底盘上,电池骨架结构和底盘车身结构合二为一,有助于大大提升能量密度和效率,减轻汽车的重量。
但是CTC技术也由一定的缺点。第一个是维修和更换方面的难度,车身一旦受损,电池组也很容易受到损伤。第二是更换维修的问题,更换电池时,和底盘合为一体的电池组无法进行单独更换,就只能拆开底盘,更换里面的电芯,对安装技术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另一个缺点是而在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中,电芯直接抱团,对整体的热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