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术语普及--第5弹
理论电压:正极(还原电位)+负极(氧化电位)=标准电池电动势。理论电压是电池电压的最高限度,不同材料组成的电池理论电压是不同的。
氢脆:氢原子进人金属后使晶格应变增大,因而降低韧性及延性,引起脆化的现象。
热失控:电池出现的一种临界状态,由热量产生的速率超过其散热能力导致温度连续升高引起,进而导致电池破坏。
内短路:锂电池内部存在缺陷,如毛刺、锂枝晶等刺穿隔膜,造成正负极片直接接触的现象。
电压滞后:在电池中,由于钝化等原因导致电池工作电压不能立即达到所需的工作状态的现象。
激活能:反应发生所需的能量。
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熔炼、烧结或其他方法组合而成并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受主能级:对于半导体或绝缘体,处于禁带底部的能级有可能接受价带的电子并留下空穴。此类能级一般由杂质原子引入。
极化:电流通过时,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势的现象称为极化现象,极化程度大小由过电位衡量,测量得到的电流-电位曲线(尤其是在稳态下获得)称为极化曲线。
电化学极化:由于电化学反应过程(电子得失)不够快速,反应在电极表面受阻而导致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的现象。
浓差极化:电化学反应足够快速,反应消耗>传质,导致电极表面反应物浓度低,与本体产生明显差异而导致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的现象。
欧姆极化:由于溶液、电极系统本身所具有的电阻所导致的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的现象,满足欧姆定律。
(以上内容整理于知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