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动校准电流
1.1 电源线连接
首先连接万用表、中位机、电池测试设备电源线,接线方式如图1所示。
图1
1.2 连接网线
使用网线将中位机连接到下位机,中位机连接到交换机,万用表连接到交换机,最后用网线将交换机连接到电脑,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
图2
1.3 连接万用表与下位机
将夹具接到下位机并拧紧,万用表只能过10A电流,因此校准电流时需外接一分流器。需将航插线另一端鳄鱼夹取下,并焊接线圈,将电流正极、电压正极、电流负极、电压负极采样线分别接到分流器斜对角的定位孔内,并用螺丝锁住。将分流器的两个连接端子分别焊接鳄鱼夹,并连接到万用表的正负极探针。
首先校准CC(mA),具体接线方式如图3所示。
图3
1.4 启动设备及查看万用表IP
将设备通电后,依次启动下位机、中位机、万用表。然后点击Shift键盘、Display键、I/O键、LAN Settings键,即可查看万用表IP地址(图4)。按Shift键和DCV键,切换成DCI模式,此时屏幕显示电流单位(图5)。
图4
图5
1.5 电脑常规设置
1.5.1 关闭保护和防火墙
关闭系统防火墙,打开设置 找到隐私和安全性,进入Windows安全中心,找到“病毒和威胁防护”设置下的管理设置。关掉实时保护、云提供的保护、自动提交样本。然后点击左侧栏目中的“防火墙和网络保护”,关掉域网络、专用网络、公用网络(图6-8)。
图6
图7
图8
1.5.2 设置电脑IP
进入控制面板,点击网络和Internet,进入网络和共享中心,点击左侧栏目中的“更改适配器设置”。右键点击以太网,点击属性,选中Internet协议版本4(TCP/IPv4)项目(图9)。
图9
点击属性,选择“使用下面的IP地址”,手动输入IP地址:192.168.10.250,此处IP地址与中位机服务器IP地址保持一致(图10)。点击子网掩码输入框,自动识别掩码地址,点击确定,点击关闭。
图10
1.6 软件操作指导
1.6.1 用户登录及通道映射
进入BTS软件,点击页面上方的“用户”,选择“用户登录”,用户名:admin,密码:neware(图11),点击确定。在空白区右键选择“重置映射”,右键选择“主通道默认映射1x8”,随后右键“保存映射”(图12),此时软件界面显示8个测试通道(图13)。
图11
图12
图13
点击页面上方“工具”,选择“校准”,点击“联机”,左侧栏目中会显示通道和万用表IP确认此处的万用表IP地址与万用表显示屏上的IP地址一致(图14)。注意:若不显示万用表IP,则可退出该页面后重新进入校准并联机。
图14
点击系统配置,选择标准器连接。可在此处查看并修改万用表IP,确认以下两个选项未勾选(图15),然后点击确认。
图15
1.6.2 校准CC(mA)
选择“手动-设备调整”,然后选中需要校准的通道(此处演示的为通道1)。此处为校准电流,所以双击选中“CC(mA)”选中成功后会选项前会显示黄色箭头,然后点击开始。
将此时的万用表读数输入到“万用表值”框,注意换算单位。然后点击下方的“低点”框“显示值”旁的“填入”(图16)。
然后再点击开始,再将此时的万用表读数输入到“万用表值”框,点击下方的“高点”框“显示值”旁的“填入”(图17)。依次进行各量程校准,重复上述操作,并完成所有项目校准。
图16
图17
1.6.3 校准DC(mA)
设备不带负电源时,校准DC(mA)时需多外接一个电源,设备序列号含“F”表示设备已带负电源,反之不带。硬件连接方式如图18所示,软件操作与校准“CC(mA)”相同。
图18
2. 手动校准电压
2.1 更换接线
电源线和网线连接方式保持不变。将万用表上的红色线换到Input孔,然后外接一个水泥电阻,将电流电压鳄鱼夹分别夹住水泥电阻两端和万用表的正负极探针(图19)。然后将DCI模式切换成DCV模式,屏幕上的单位已切换成电压单位(图20)。
图19
图20
2.2 BTS软件操作指导
2.2.1 校准CV(V)
选择“手动-设备调整”,选中需要校准的通道(此处演示的为通道1),此处为校准电压,所以双击选中“CV(V)”项。然后点击开始。将此时的万用表读数输入到“万用表值”框,注意单位,然后点击下方的“低点”框“显示值”旁的“填入”(图21)。
然后再点击开始,再将此时的万用表读数输入到“万用表值”框,点击下方的“高点”框“显示值”旁的“填入”,重复上述操作,并完成所有项目校准。
图21
2.2.2 校准DV(V)
校准DV(V),需要串联一恒压电源,连接方式如图22所示,软件操作与校准“CV(V)”相同。
图22
3. 导出数据
选中已完成项目,点击右键可手动导出当前数据,“类型”前显示绿勾,证明该项目已完成校准(图23)。
图23
